Site logo
港股報價由天滙財經提供

麥格裏:中國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行業需求回暖 國産替代加速突圍

時間2025-05-14 10:15:25

下載霸財智贏APP,買賣點即市預警,炒家心水交流 >>

麥格理發布研報稱,2025年一季度,中國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市場展現出顯著的複蘇韌性,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結束庫存去化周期,銷量同比增長11.6%,其中協作機器人産量同比激增41.4%,成爲行業 “增長極”。盡管面臨價格競爭壓力,下遊需求在汽車、半導體、锂電池等領域的拉動下逐步回暖,疊加國産廠商在核心技術與市場份額上的持續突破,行業正迎來 “量質齊升” 的關鍵階段。工業自動化“需求回暖+國産替代”雙重邏輯明確,新能源裝備、協作機器人等細分賽道有望成爲新增長引擎。

麥格理主要觀點如下:

一、工業機器人:需求複蘇,協作機器人成增長亮點

麥格理報告顯示,2025 年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 11.6%,結束了此前的庫存去化周期,汽車主機廠、半導體、汽車零部件等領域需求穩步提升。值得關注的是,協作機器人(cobots)延續高速增長,一季度産量同比激增 41.4%,遠超傳統多關節機器人(12.5%)和 SCARA 機器人(11.2%),成爲行業 “增長極”。

市場競爭與格局變化

外資品牌份額微降,國産頭部崛起:國內廠商市場份額雖從 2024 年的 52.3% 小幅降至 51.4%,但頭部企業表現亮眼。埃斯頓(9.9%)、彙川技術(8.9%)跻身行業前十,分別位列第二和第四,市占率持續提升;發那科(10.1%)仍居首位,但庫卡、ABB 等外資品牌通過調整價格策略擴大份額。



下遊分化顯著:汽車主機廠需求同比增長 45.4%,锂電池行業從 2024 年的 - 19.4% 大幅反彈至 + 10.5%,僅光伏領域因産能調整同比下滑 15%。

未來展望

盡管 2025 年工業機器人增速因競爭加劇下調至 6.3%,但 2026-2027 年預計回升至 11.2% 和 12.2%。隨着外資品牌逐步提升均價以維持利潤,價格戰壓力有望緩解,國産廠商在定制化服務與交付速度上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。



二、工廠自動化:築底回升,國産替代加速滲透

一季度工業自動化需求同比增長 2.4%,終結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,OEM 市場在包裝機械、锂電池設備等領域帶動下增長 3.3%,結束了長達 11 個季度的低迷。



核心産品表現

伺服與逆變器:彙川技術穩居龍頭

彙川技術在伺服系統市場份額提升至 31.4%(2024 年爲 28.3%),逆變器市占率達 20.8%,均爲國內第一,遠超叁菱、西門子等外資品牌。政策刺激與新能源設備需求拉動下,伺服和逆變器市場 2025 年增速分別上調至 2.6% 和 1.3%。

PLC 市場:西門子主導,國産率提升

小型 PLC 國産化率從 2023 年的 38.2% 升至 2024 年的 41.0%,彙川技術位列第四(6.7%);大型 PLC 市場西門子占據 45.2% 份額,但國産廠商通過性價比優勢逐步突破,本地化率從 5.9% 提升至 8.3%。

細分領域複蘇

歐盟市場需求增長 1.8%,市政設施、石化、電力等行業貢獻增量;國內 3C、金屬加工作爲自動化最大應用領域,持續受益于智能化改造。

叁、核心部件突破:RV 減速器國産份額首超 60%

作爲工業機器人 “心髒” 的 RV 減速器,2024 年國內需求同比增長 9.7%,遠超工業機器人本體 3.9% 的增速,國産廠商市占率首次突破 60%,打破日本納博特斯克(Nabtesco)的長期壟斷。

雙環傳動引領國産突圍

雙環傳動以 25% 的市占率穩居國內第二(第一爲納博特斯克 33.8%),並已進入國際四大機器人廠商(發那科、ABB、安川、庫卡)供應鏈。憑借成本優勢(國産 RV 減速器價格僅爲外資品牌的 60-70%)和技術迭代,預計 2024-2028 年國內 RV 減速器需求將以 10.4% 的複合增長率增長,國産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至 70% 以上。

技術差異與市場分工

RV 減速器因高扭矩特性主導重載機器人(如汽車焊接、搬運),而諧波減速器則在輕載場景(3C 産品組裝、醫療設備)更具優勢。國內廠商在諧波減速器領域同樣加速突破,綠的諧波(LHDS)等企業市占率持續提升。

結語:國産替代不可逆,把握結構性機會

當前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行業呈現 “需求回暖 + 國産替代” 的雙重邏輯:

短期:庫存周期反轉、下遊制造業資本開支回升驅動銷量增長;

長期:定制化服務能力、快速交付效率及成本優勢,推動國産廠商從份額提升走向技術引領。麥格理指出,彙川技術(工業自動化龍頭)、雙環傳動(RV 減速器核心供應商)等企業有望持續受益于行業複蘇與國産替代趨勢,而協作機器人、新能源裝備等細分賽道將成爲未來增長的 “新引擎”。

盡管挑戰猶存(如價格競爭、宏觀需求波動),但中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大趨勢已不可逆,國産廠商正從 “替代” 走向 “引領”,爲産業鏈上下遊帶來長期投資價值。

風險提示:下遊需求不及預期、技術研發不及預期、國際貿易環境變化。


免責聲明: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,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!